通往完美之路往往沒有捷徑,達致完美亦看似遙不可及;不過還是有人鍥而不捨,循序漸進,而這正是朗格的品牌精神。薩克森製錶師向著同一目標進發——製作完美腕錶。當中的過程和工序皆精益求精,在看似不可能的範圍內,逐步衝破界限。其中一步便是每枚朗格機芯均會進行二次組裝。不論是簡單的三指針還是配備複雜裝置的機芯均無一例外。事實上,這種處理方式不無道理。
當中一大原因與腕錶的獨特設計有關,亦即由費爾迪南多‧阿道夫‧朗格(Ferdinand A. Lange)於1864年製成的3/4夾板。一方面,3/4夾板可在單一橋板下穩定整個輪系,從而提升精準度。另一方面,其設計使組裝工序變得困難,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製錶師,也要連續多次安裝和拆解,才能校準每個獨立心軸的端輪。
夾板物料亦是另一原因。所有朗格夾板和橋板均以德國銀製成。這可確保機芯堅固耐用,亦可隨時間而形成色澤柔和的金色氧化層作為保護。也因如此,朗格所用的德國銀並沒有「特別加工」。可是,這種物料表面異常細膩。就算是輕觸它的時候,每個指紋都容易留下持久印痕,而螺絲批等工具亦會刮花表面。
因此,所有朗格機芯會先在「原始」狀態下組裝、調校,藉此在嚴格的公差範圍內達致最佳機械性能和精準速率。然後,腕錶會再次完全拆解並以超聲波清洗器潔淨。用於組裝原始機芯的夾具螺絲則換成全新的熱藍鋼螺絲。3/4夾板飾上獨有的格拉蘇蒂羅紋,黃金套筒亦完成鏡面拋光後,製錶大師將為腕錶作最後一次組裝,並進行調校。
為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"Pour le Mérite"進行二次組裝
組裝朗格機芯須經過一系列井井有條的步驟:首先,以手工精心修飾的組件會放在一起,分段組裝,再合併成整枚機芯。單是其中的鏈條便由600多個零件組成,並在此步驟由製錶師小心圍繞至發條盒上。
少數曾接受專門訓練的製錶師,憑藉敏銳目光和靈巧手藝,專注處理需經特別分段組裝的陀飛輪。陀飛輪由84個獨立零件組成,共重不超過1/4克。
組裝行星齒輪同樣講求高超技藝。38個細小零件必須容納於直徑僅為10毫米的寶塔輪中。
鏈條須以特製工具置於寶塔輪凹槽內。然後,製成的機芯會交由調校專家處理,並一如夾板上的雕刻所示,從五個方位精密調校。
顯示時間的輪系現裝設於錶盤一面。專家的手藝必須靈巧,方能調校各個端輪的公差。
旋轉錶盤組件以螺絲固定位置。此過程可能須重複數次,確保所有心軸的端輪配置正確無誤。這個裝置可使小錶盤的額外部件每6小時以交替方式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。因此,該裝置令陀飛輪在12時至6時其間完全展現出來,並於6時至12時期間讓額外部件轉回原位,令佩戴者得以讀取額外部件上的小時刻度。
當陀飛輪框架裝設並連接至橋板後,便可加入旋轉錶盤組件,首次組裝宣告完成。
實際上,完全校正的機芯在原始狀態下已可裝配於錶殼之中。
不過,機芯還是會再次完全拆解。各個組件會在超聲波清洗器內徹底潔淨。為確保機芯可在藍寶石水晶玻璃底蓋中完美呈現,部分組件現在才開始精心修飾。第二次組裝亦準備就緒。
來到最後階段,整個機芯的第二次組裝由一名製錶師全權負責。以德國銀製成的3/4夾板綴以傳統格拉蘇蒂羅紋裝飾。所有黃金套筒都以手工拋光,然後謹慎地嵌入夾板。之前使用的夾具螺絲則換成閃亮的熱藍鋼螺絲。.
最後一步是裝置預先拉緊的棘輪。機芯已完成修飾,現可裝配錶殼。然後,腕錶必須通過數星期的周密程序,以確保其功能和精準度皆達至標準。
為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"Pour le Mérite"
經過嚴格的最終檢驗後,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“Pour le Mérite”便可隨時付運。而在世界的某個角落,一名鐘錶愛好者正熱切期盼這件傑作的來臨。